Hi,有项目需要沟通吗?让我们开始吧
我们很擅长也很乐意为客户的产品做一些事半功倍的交流和见解
2025-2026年中国联通软研院内网安全软件安全运营平台研发项目(安全态势感知)中标候选人公示
2025-07-08
其他软件平台
对于老主板的继续兼容方面★■■◆◆,AMD向来是比Intel上心许多的■◆★★,旧的X399主板只要升级最新的BIOS即可支持新的第二代线程撕裂者。
因此★★◆,从定位上看,其实WX后缀型号是用来做专业的剪辑、渲染、特效等等的专业向工作的,买它们来玩游戏可谓是暴殄天物■◆,但AMD依然为它们开发了一个专门用来玩游戏的模式“GAME MODE”◆★,也不算是什么新东西了,早在第一代锐龙的时候就有它了★◆■★。
拿到2990WX开机干的第一件事应该是什么?绝对是打开任务管理器,数一数这丧心病狂的框框啊!
由于线程数量太多了,所以它的显示方法与大家常见的会有点不一样,这里只拿数字显示,而非波浪线,这样能更直观地看清每个线程负载的情况,而这也能很好地告诉我们各种测试软件对线程的调用状态。
单线程性能方面,表现最佳的是2950X★■■■,在12nm新工艺的加持下★■,AMD 2950X的单核频率也能加速到4.4GHz,与7980XE的最高单核频率一致了。
但对于一个32核64线程的顶级CPU来说,这些压缩软件根本无法调用完64个线程的资源■★★◆◆◆...像现在大概也就用了32%左右的CPU资源
所以开启了之后■★★◆,CPU的功耗会大幅提升,同时性能也会更强,频率依然智能,散热器越强、性能越强。
Threadripper 2990WX是目前当之无愧的性能第一,2950X与7980XE也只有一点点的差距,故天梯图排行如上。对天梯图感兴趣的◆◆■★,强烈建议你们点击图片仔细看!
至于主板扩展能力方面■◆◆,X399平台总计提供66条PCIe 3■■.0通道,其中64条是Threadripper处理器自带的,不过能分配给显卡的是48条★■★,最多可支持6x PCI-E 3.0 x8多卡,其他的PCI-E通道则是预留用于连接南桥或者NVMe磁盘◆★■。规格上已经是远高于Intel那边的共44条了。
写在前面:本次测试选用的型号都很有代表性了,因为测试的主角2990WX是目前AMD最顶级的CPU◆★★■■◆,所以我们也拿上Intel最顶级的7980XE进行对比;
XFR支持方面,只要是12nm的锐龙都支持XFR2、而14nm的都只支持XFR1,XFR技术能让锐龙处理器在环境温度更低■◆、搭配更强散热器的情况下,获得更强的Boost性能,你们就理解成XFR2的Boost幅度比XFR高一丢丢就好了◆◆■★。
不光是WinRAR★■★★◆,绝大多数的游戏以及日常软件都是无法调用完64个线程的◆◆◆★★。
PBO技术支持全部12nm的锐龙系列处理器■◆★★■■,旧主板只要刷个新BIOS即可,在
所以说对于多核心处理器的推广与普及,AMD的Zen架构Threadripper(线程撕裂者)系列是功不可没的。
在Ryzen Master中点击GAME MODE并保存之后■■,它会提示需要重启,重启完之后的画面是不是熟悉了许多?因为变回了16个框框,任务管理器又回到波浪线显示的状态了。这时候其他核心就进入一个待机状态,不再工作。
终于正式解禁了★■,在之前的开箱介绍文章评论区中已经能看到多数网友对32核的惊叹以及对AMD这一波的肯定。另外,虽然2990WX的发布让人很激动,但也别忘了还有一个16核32线X的升级版,在首测中也会加入它进行比拼。
进入Ryzen Master即可开启该模式,开启之后规格会变成8核16线程★★◆■■◆,对游戏兼容性更友好,而且也能获得更高、更持久的XFR加速频率。
③它们之间的区别与1800X/2700X之间非常相像,同频性能可以预估是差不多的■■◆◆◆。
内存方面支持4通道内存,共8插槽,支持ECC内存,对高频率内存的支持也远强于第一代线程撕裂者。
其实前面也提到过了■■◆★◆,这种级别的处理器就不是给你买来专门玩游戏的,所以游戏测试的环节也不用太较真★◆◆,就当作是一个试探性的动作好了。
PBO在Ryzen 7 2700X首发的时候已经开始支持,可以在主板BIOS中开启、也可以进入系统以后在Ryzen Master中开启,只要是12nm的锐龙均可以使用这个PBO模式★◆。
③正如AMD在ChinaJoy展台上展示的,可以搭建多屏平台■★◆◆■■,左边显示器等待渲染导出■■◆★,右边显示器还能继续干其他设计的工作,效率简直不能更高了,这些都是超多线程的巨大优势。
满载功耗对比,重点要看Prime95满载,这一项比较能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差距,游戏那一项价值不大,因为游戏程序无法用完CPU的全部资源★◆■◆■,大部分核心空载■■,所以导致2990WX的游戏功耗比2950X还低■◆。
2990WX的内存管理和PCIe通道管理和2950X是相似的,虽然一共有4个Die,8组CCX单元,但实际上只有两个Die是管理PCIe通道与DDR4通道的。
④适用对象:专业视频剪辑、3D建模★■◆◆■◆、动画★★■■★★、设计■◆、仿真实验★◆■◆◆◆、游戏代练工作室等等。
搭载高端的360水冷排,让全部CPU都处于Prime95满载状态持续10分钟,10分钟足以让温度达到最高值了。AMD的3个CPU温度都用Ryzen Master截取,因为AIDA64查不出CPU温度★■◆◆■;Intel的两个CPU都是用AIDA64来检测的。与初期设想的2990WX可能会很高温的出入很大★★★,实测满载温度最高也只有69℃,比i9-7980XE还低10℃,简直不敢相信◆■★◆,所以之后还继续延长测试的时间,到30分钟◆★,温度最高值依然只有68~69℃。
而2950X是1950X的升级版,所以拿来了1950X对比看看全新的12nm工艺能给它带来多少提升■◆★★;
CPU测试嘛■★■■,还是离不开那些项目的了,搭配的硬件为华硕最顶级的X399主板ZENITH EXTREME
第二代线程撕裂者相比上一代,从原来的14nm升级为12nm,2950X相比1950X的升级幅度与2700X/1800X之间的区别很像,格罗方德12nm加持使得CPU能够实现在相同核心数量下,
2950X只有两个Die★★,每个Die包含两组CCX,每个Die管理32条PCIe通道■◆◆,共计64条通道,支持4通道DDR4内存◆■◆。
开启PBO技术后◆■,就能在手动超频的情况下同时享受到自动加速的效果了(在之前的AMD/Intel平台上,只要手动超频了的话,CPU的频率就会固定在某个数值,默频下拥有的自动加速会失效)★◆★★◆,而PBO能让你在手动设定频率之后依然有自动加速的效果,而且同时会解开功耗墙◆■◆■◆,根据主板供电的极限去提高功耗上限。
视频剪辑、导出也是专业用户的主要用途之一,非常吃CPU和内存。在搭配32G内存的情况下★★★◆,导出一部H.265编码的视频★★,2990WX的效率最高,只用了281秒◆◆◆,而对应的Intel那边的7980XE则用了320秒,其实都已经超快了。而普通的6核i5-8400,则用了821秒■★◆◆■■,3倍于Threadripper 2990WX,可见如果是专业的视频制作者,如果使用这样高效率的处理器来干活的话,其实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单位时间内能产出的作品也会更多。
之前和AMD工程师沟通了解过★◆★■◆◆,虽然它的TDP和功耗都因为核心数量增加而提升了不少★◆,但因为处理器内部的4片Die是均匀分布的,温度不是集中在某一个点◆★◆■◆◆,所以能很顺畅地把热量均匀导出到水冷头上从而被水流带走,这也是Threadripper能轻松地堆叠核心的最大优势所在◆★◆。
在Zen架构锐龙CPU上市之后,多核处理器价格迅速被拉低◆★★,4核8线线程的Threadripper 1950X价格更是只有i7-6950X的60%左右■◆★,而Intel也迅速加快了新一代多核处理器推进的步伐,短时间内在发烧平台上推了18核的i9-7980XE和主流平台6核12线K◆★◆■■★。而且对普通用户来说平均每个核心的价格都比之前低了不少。
到这里为止◆★,关于2990WX的全部默频性能都已经测完了★◆◆★,就一个字“猛”!对于有专业的3D渲染、建模◆◆◆■★、软件开发、游戏工作室多开等等等等的多线程需求的用户,选它就没错了,比i9-7980XE低100美元的价格■★◆★★,性能几乎达到7980XE 150%的存在!前面也提到,部分日常软件可能无法反映出64线程的威力■■◆,所以没有加入测试环节之中,下面把还没测试的项目补上,让2950X的测试项目更加完整。
在AMD Zen架构处理器出来之前,玩家在主流级平台能选的最高规格型号也只有4核8线K,发烧级平台也只有价格昂贵的10核20线X。
至于i5-8400,它是目前京东1000~2000元档位销量最高的型号之一,也就是广大普通用户用得最多的型号之一,加入它来对比能反映出大家目前的主流处理器与这种最高端处理器之间的差距■◆★◆■◆,权当娱乐也可。
Store MI可以让你划分一定容量的内存★◆、SSD以及HDD组合成一个新的分区,Store MI会帮你智能地管理这个分区★◆■★,使得它能同时享受到内存的随机速度、SSD的持续读写速度以及HDD的大容量。
第二代线程撕裂者的命名规则也很简单,开头的“2”字就表示代数,本次PPT上发布的型号从高到低共四款,分别是2990WX、2970WX★■★■■、2950X和2920X,带★★■★◆“W”表示它们的定位是属于工作站(Workstation)。
评测时CPU-Z最新版本为1.85.0,暂时无法完全识别Threadripper的具体型号★■■◆■◆,但处理器的各种参数与指令集都是可以顺利识别的。
不过一定要注意的是,由于很多X399主板在一年前设计的时候也没有想到今年会出来一个32核心的怪物,所以主板供电很可能无法完美地满足2990WX的需求,不知道将来AMD会不会要求主板厂商在包装盒上做明确的标示。
②对于多软件、多开用户来说◆■★■■★,它也是很合适的,以上面评测到的WinRAR为例,在进行压缩的时候★◆◆◆■,WinRAR只会占用到它CPU资源的30%左右,也就是还有70%能够运行其他软件,例如一边压缩、一边流畅玩游戏;或是一边压视频、一边多开玩游戏,它依然能得心应手。
这个奇点灰烬对于多线程的调用相比其他游戏要好很多,所以那些多线高不少了■◆。
更多案例
Hi,有项目需要沟通吗?让我们开始吧
我们很擅长也很乐意为客户的产品做一些事半功倍的交流和见解